【张勋高调复辟】
1917年,清朝的老臣子张勋,带着5000名还留着辫子的兵,说是要给黎元洪和段祺瑞劝架,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了北京。他还赶紧发电报,叫各地的清朝老臣们来北京,一起商量怎么恢复清朝的事儿。
6月30号,张勋带着一帮人开了场皇帝面前的大会,隔天就把黎元洪给赶走了。他还给已经退位5年的溥仪换上了皇帝的衣服,好好地装扮了一番,再把他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大家跪地磕头,齐声高喊皇上万岁,从那年起,因为溥仪登了基,就把这一年叫做宣统九年。
溥仪再次当上皇帝后,张勋就下令全国老百姓家里都得挂上龙旗。然后,他自己封自己为内阁议政大臣和直隶总督,还霸占了李鸿章掌权28年的北洋大臣的位置。
张勋给自己找了个位置后,又让康有为当上了弼德院的副院长。这个弼德院啊,其实是1911年清朝在成立皇族内阁时,在北京另外搞的一个部门。
这个组织和内阁功能差不多,权力非常大,跟宰相似的,一般人没法当上它的头儿。
这所学院以前的院长,像陆润庠、荣庆、奕劻,要么是清朝政府多年的老臣子,要么就是皇室亲王。
因此,康有为这种从未在朝廷任职,只是以前跟光绪帝走得近的保皇党人,竟然能坐上那个高位,确实挺让人惊讶的,清廷里的那些老臣们都不认可他。
但康有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算是个老资格,足以胜任这个职位。于是,张勋只好去询问那些比溥仪更有话语权的老一辈皇族成员。
瑾太妃听了这话后,不屑地哼了一声:“在大清,哪有不长胡子的宰相啊!”
康有为一听,心里立马凉了半截,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连忙离开皇宫,四处找能快速长头发的药水。
康有为特别想长胡子,急得买完药水后,每隔二三十分钟就擦一次,擦完后立马跑到镜子前,瞧瞧胡子有没有长出来。
【从宰相到通缉犯】
还没等到他长出胡须的愿望成真,孙中山就已经宣布了《讨逆宣言》,紧接着,段祺瑞也急忙组建了一支队伍去讨伐逆贼,和张勋的辫子军打了起来。
最后张勋打了败仗,躲进了荷兰大使馆,没人再支持皇帝,溥仪又被从皇位上拽了下来,这次复辟闹剧,总共才持续了12天。
康有为这下变成了被追捕的人,他先跑到上海藏了起来,接着又到深山老林里躲了段时间。直到五四运动闹起来后,他才偷偷地溜下山,搬到青岛去住了。
康有为参与复辟失败后,就再也没在政治上搞出什么名堂,他的胡须和头发也不用再特意留着了。
康有为在年轻的时候读书挺厉害,像《大学》、《中庸》、《楚辞》、《汉书》这些书,他都钻研得挺深,从小跟着祖父接受的是很传统的封建教育。虽然他心里有很多远大的志向,但考试这方面却一直不顺利,科举考试总是跟他擦肩而过。
幸亏他没像洪秀全一样,科举落榜后就走歪路,而是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慢慢对老式教育有了疑问。
1879年,康有为到香港逛了一圈,大开眼界后,回来就热心推广西方的学问,还大力称赞资本主义制度有多好。
这个看法,正好和光绪帝想要“学习西方技术来对付西方”的想法撞到一块儿了。可他没考上科举,也没走上做官的路,按照祖宗的规矩,光绪不能随便给他封官。但光绪还是特别看重他,采纳了他的改革提议。
维新变法垮了台,慈禧太后开始四处逮人,这时候,谭嗣同等六个人挺身而出想救光绪,而康有为呢,早就悄悄地跑了。
不过他在日本待着的时候,心里还是惦记着皇帝,就在那儿搞了个保皇会,跟国内的革命对着干,还发誓说要一辈子忠于清朝皇室。
其实康有为早就把头发剪了,胡子也剃干净了,但为了这次恢复帝制,他特意又留了起来。
可是时间太短了,大概就六七寸长,扎成辫子显得不三不四,被大家好好嘲笑了一顿。所以,当瑾太妃嘲笑他没胡子时,他才会那么尴尬。
你得明白,辛亥革命以后,留辫子的人就没了。还有啊,要不是因为康有为在光绪皇帝那时候就已经很有名,张勋才不会想着请他来北京呢。
弼德院打从开始建立就只是个摆设,张勋一个人把关键的职位都揽到自己手里了。他给康有为封了个官,但也只是个空头衔,就是想借康有为的名声来给自己壮壮声势。
复辟没能成功之后,那些整天喊着要忠于清廷的保皇派,全都吓得四处逃跑,连溥仪和皇室都不管了,哪里还看得出他们要死心塌地效忠的样子?
他们心里明白,要是政权一换,他们就没啥用了,只有让大清皇帝继续坐着龙椅,他们才能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等溥仪慢慢长大了,他特别想再当回皇帝,这让康有为好像又看到了重登皇位的曙光。冯玉祥在北京搞政变,把溥仪给赶了出去,康有为就赶紧跑到天津去见溥仪,想表示自己一直对他忠心耿耿。
但历史是不会倒退的,溥仪折腾了几十年,到头来也只是在东北做了个被人摆布的假皇帝。康有为也没能等到重新为大清效力的机会,就因为食物中毒去世了。
股票配资实盘平台,平台杠杆炒股,配资网首页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