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音乐人方大同因气胸离世,年仅41岁。 这位曾以《爱爱爱》《三人游》等作品风靡华语乐坛的才子,自2016年淡出后,长期与健康问题抗争。
方大同的身高178cm、体重仅60公斤,且常年高强度创作演出,多次因气胸住院。 浙江省中山医院胸外科专家张怀忠指出,气胸(俗称“爆肺”)发病率约万分之一,多发于瘦高体型的青年男性,患者肺大泡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腔,若不及时救治可能致命。
数据显示,中国20-40岁人群气胸发病率十年间增长近30%,与久坐、熬夜、过度疲劳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方大同的悲剧撕开了当代青年健康危机的冰山一角。 娱乐圈更是重灾区:2024年《中国艺人健康报告》显示,超70%的艺人存在睡眠不足、饮食紊乱问题,近三年已有6位中青年艺人因心肺疾病猝死。
方大同离世前,他曾在2024年复出时坦言“从抱恙到康复是场修行”,但最终未能逃过病魔之手。 他的经历正是典型案例——瘦高体型加上常年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艺人、程序员、新媒体从业者等高压群体,往往在追逐事业时忽视身体预警。 这种“拼命文化”正悄悄吞噬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健康。
知情人士透露,方大同半年前接下某大制作电影男主角,为塑造“病态艺术家”形象,在营养师离组后仍自行加码节食,多次被拍到片场眩晕送医。
网友翻出他上月直播画面:眼窝深陷、手背青筋凸起,弹幕刷屏“瘦得吓人”却遭团队火速关闭评论。这不是孤例——某女顶流曾因“蔬菜汁减肥法”肝功能异常停工;韩国女团成员被曝每天仅摄入500大卡晕倒舞台;肌肉型男演员拍戏期间靠利尿剂脱水致肾衰竭。
《2023演艺从业者健康报告》显示:82%演员遭遇过导演“再瘦5斤”的强制要求;选秀新人平均每日热量摄入不足800大卡;超半数歌手采用“脱水法”维持演唱会状态。
赵露思在综艺《小小的勇气》中自曝因身体问题,记不住台词,无法拍戏。她透露,生病前自己每天仅睡两小时,连轴转地拍戏、拍广告。 长期高压的工作,让她患上惊恐症。
服药缓解症状后,却产生记忆力减退的副作用,导致记不住台词。 同时,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如心跳过快、身体疼痛,也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进一步影响记忆力。
演员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工作强度和压力远超想象。不少演员为赶进度、轧戏,日夜颠倒,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
薛凯琪在综艺中的憔悴形象意外揭开了娱乐圈隐秘的伤痛一角。 心理医师的暗示让薛凯琪身体疑是躯体化的话题火速登上热搜,背后真相令人揪心。
躯体化障碍这一与高压环境紧密相关的疾病让薛凯琪的疲惫状态成为了讨论焦点。 她作为港娱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曾坦言高强度工作后的身心俱疲,而这种现象在娱乐圈并非个例。
一位当红女星的经纪人就透露艺人年均睡眠不足已成为行业常态。 在流量时代艺人为了维持曝光率不得不频繁更新社交媒体,一旦因病暂停工作商业价值就可能大幅缩水。
2025年6月21日晚,63岁知名演员马景涛在杭州宋城景区直播演出时突然晕倒,随后主持人大喊断播,马景涛直播间中断了该场演出的直播。
据悉,马景涛晕倒前一手扶着主持人肩膀,他眼神迷离后倾倒地。 工作人员将马景涛扶起时,其恢复意识一手捂着头部。 当日22时许,马景涛合作运营公司一名高管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经其初步了解,马景涛因低血糖晕倒,身体已无大碍。
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当晚宋城景区露天舞台区域体感温度超40℃,且无有效降温设备。 一位资深演出经纪私下坦言:“景区商演合同常忽视极端天气预案,艺人常被置于‘硬扛’境地。 ”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陈伟紧急提醒:长期低于基础代谢将引发心肌萎缩、脑功能退化;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全身器官慢性衰竭;快速减重30%以上猝死风险激增5倍。
陈伟教授指出:“很多艺人表面上光鲜,体检报告却像60岁老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陈珏教授也表示,临床概念的娱乐化有违医学伦理,躯体化障碍的诊断需满足严格标准。
相较于韩国推行的“艺人健康保险计划”和日本经纪公司的季度心理评估,内地的艺人健康保障显得尤为薄弱。 这不仅是对方大同个人健康的关注,更是对娱乐圈健康管理机制缺失的反思。
马景涛在晕倒后通过社交媒体报平安:“天气太热,稍微恍惚了一下。 谢谢大家的关心,小伙伴近期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
网友翻出方大同上月直播画面时发现,他眼窝深陷、手背青筋凸起,弹幕刷屏“瘦得吓人”却遭团队火速关闭评论。
赵露思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演艺圈高压生态的缩影。 在追求作品产出的同时,演员的健康权益往往被忽视。
股票配资实盘平台,平台杠杆炒股,配资网首页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